《走进金理财》第二期·信银理财|探寻如何做“有温度”的金融
13 2025-07

上海证券报“金理财”品牌系列《走进金理财》第二期让我们一同走进信银理财,探寻如何做“有温度”的金融。本节目由基煜基金特别支持。





 访谈精选实录 




本期嘉宾: 

信银理财党委副书记、总裁 董文赜

基煜基金董事长 王翔

信银理财财富管理事业部 固收投资条线/策略投资条线 总经理 封春升


本期主持人:

上海证券报 张欣然



主持人:今年金融机构还要回答好做好5篇大文章这个问题,那么信银理财在这方面做了什么样的努力呢?


董总:我们这几年推出了十大战略,这十大战略聚焦支持实体经济助力共同富裕跟这个5篇大文章有契合。中央提出5篇大文章之后,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在这个十大战略基础上,我们逐项进行的细化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说科技金融,我们已经发了18只产品投资了几十个项目其中不乏有硬核的科技含量,其中两只产品我们已经退出来了,给投资人也提供了比较可观的回报。


关于绿色金融,这几年我们也投入了精力也陆续发行15只产品,其中底层资产也超百亿。刚才看了我们的温暖“童”行,就是我们信银理财践行普惠金融的一个重要的举措。除了这个慈善理财之外,针对普惠金融我们也和一些区域银行代销机构合作推出这个有区域特色的产品这些产品主要啊发行给这个县乡,做到产品普惠真正下沉,从乡村振兴农村农业农民这些角度,我们也想切入普惠金融。


董总:信银理财积极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并在养老金融领域主动作为。针对养老需求,我们推出了一款与养老密切相关的金融产品,目前规模已接近500亿元,今年新增购买金额超过150亿元,市场反响十分踊跃。我们希望多发一些中期限产品,和长期限产品不断的培养这个投资人长期投资意识,真正的把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落到实处。


王总:我觉得其实把养老做好的话,既是符合政策的要求其实又是符合市场需求,因为我觉得如果从未来10年的角度来看中国,任何大的资产管理公司的养老业务一定非常重要。


董总:数字金融我们分成几大体系,我们叫“投、研、产、销、控”投入了资源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就想把这个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发展密切结合起来,真正的发挥这个数字化的威力,使我们的业务发展得更好。总之我们就是希望这个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一当蓝图绘到底,把这个五篇大文章坚定不移的做下去,我想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也真的很希望合作伙伴和我们一起谱写这个五篇大文章。



主持人:我们刚刚在办公区啊也看到了非常多的小暖象,那么我想问问这个小暖象的核心理念和设计定位是怎样的呢?


董总小暖象确实是我们的核心IP,代表公司的形象。这个小暖象实际上可以用两个字概括,第一个字是“稳”,稳定稳健的稳;第二个字是“温”,温暖温度的温。


第一个“稳”,实际上我们期望信银理财能为投资人提供持续的、稳稳的收益,助力广大投资者提升自己的财产性收入。为了这个“稳”,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说在产品端,我们目前主推的是追求比较稳定收益的偏固收类产品,这个占比比较大,效果也很好。在资产端,我们也适度选择一些收益比较稳的资产来支撑产品端客户的偏好。所以,我想这个“稳”字是品牌的第一个要义。第二个“温”就是温暖温度。信银理财一直坚定履行自己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在“温”上,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比如推出“温暖‘童’行”慈善理财系列产品,社会反响非常不错。这第二个“温”也是公司品牌的深刻内涵之一。品牌背后肯定蕴含着公司的经营理念,所以我们下阶段还是秉持这两个字“稳”和“温”。一方面,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理财产品,助力共同富裕,实现稳稳的收益;另一方面,信银理财一定要有温度。当然,温度要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普惠金融方面,让理财产品更易得,让更多的老百姓可以容易购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让慈善更简单,买了我们的理财产品,就可以很方便地奉献爱心,把慈善事业和大家一起做大做强。



主持人:董总介绍的非常的生动形象,那么现在在这个金融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背景下,我想问问董总,咱们信银理财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呢?


董总目前看,这个市场确实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总体而言,我们依然充满信心和乐观态度。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认为在这样一个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对于财富管理领域,更多的是机遇。广大的老百姓实际上储蓄资产较为充裕,那么下阶段,除了储蓄之外,如何提供一些更优质的理财产品?如何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我觉得这一块如果深入推进,将会发现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机遇。


当然,挑战也存在,这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比如说当前的资产荒问题,这一现象需要辩证地看待。确实在局部区域,我们认为资产供给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但作为资管机构的从业人员,我们的使命就是不断弥合投资者对投资收益的需求与资产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因此,资产荒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通过发挥我们的专业能力,以及在与投资者的陪伴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购买的理财产品以及产品背后的底层资产,我们能够有效连接客户、产品和资产这三端。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相信可以更好地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进一步满足人民对于财产性收入和财产保值增值的诉求。



主持人:董总刚刚提到资管领域的能力建设,我们知道王翔总深耕资管行业多年,那么王翔总在这方面有怎样的探索呢?


王总基煜基金自创立至今已走过10年的历程。作为中国第一家专注于服务机构投资者的独立经营销售公司,我们始终将自身定位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不断探索数字化金融如何更好地赋能金融机构。10年来,我们专注于一件事:服务机构投资者。我们的核心业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服务机构投资者的数字化基金交易平台。该平台的目标是帮助机构投资者提高交易和运营效率。通过平台汇聚的100多家基金公司和上万个基金产品,尤其是针对理财子公司,可以在同时管理数百甚至上千个产品的情况下,实现高效的基金配置与管理。


其次,我们致力于提升机构投资者的投研效率。投资的最终目标是为投资者创造价值,但在面对中国超过一万个公募基金产品的市场环境时,如何科学选出优质基金成为一大挑战。我们打造了数字化的基金选择平台——基构云,通过标签化管理、数据建模、投后组合分析等数字化工具,帮助机构投资者告别传统的人情模式和单一的个人认知,以数字化的方式优化决策与管理行为。


第三,我们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当前行业内尚未形成一套全行业性的解决方案,许多机构的独特需求亟待满足。为此,我们组建了由百余人组成的IT团队,除支持基金交易外,还协助客户开发风控模型、资产配置模型、投后分析模型,甚至自动化生成报表等功能。通过这些数据化与工具化的服务,我们显著提升了机构投资者的管理效率,使其投资决策不再依赖于主观判断,而是基于可靠的数据和模型。正是通过高效服务机构投资者,我们也间接地更好服务了广大普通投资者,这是基煜基金的核心价值所在。


最后,我们在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应用。我们尝试利用AI技术快速抓取信息和数据,生成基金研究报告,同时也开发数字人以赋能机构投资者。在这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中,我们始终希望通过持续的努力,帮助机构投资者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稳健的投资业绩。



主持人:其实我们的本质都是为了满足客户财富管理的一些需求。那么说到这里,广大投资者应该非常关心下半年的这个投资机会。这个问题我们就交给封总。


封总:机会在哪里?我们预计到2024年底中国的个人可投资资产的总额会达到300万亿。然后有50%的资金会配置到这个财富管理市场,所以这个市场还是比较巨大的且在不断的增长的过程中。另外,客户的需求也是不断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常规的财富管理的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就要求财富管理机构要提高这个专业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包括产品的创新能力、资产的配置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从客户的风险偏好来看,这几年随着房地产和资本市场的波动,客户的风险偏好是有所下降。


从我们理财产品的这个分布来看,就是这两年来,风险等级比较高的理财产品占比是有所下降的,然后资金流向了货币型和这个固收类的(这类)风险评级比较低的产品里边,这也要求财富管理机构在做服务的时候,要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包括产品收益的稳健性。最后从债券市场来看,就是近几年来,国内的债券的收益处在一个下行的一个过程中。


目前在历史上,债券的收益水平属于比较低的历史分位数,所以很多投资人就会担心利率上行的一个风险。我们综合了基本面和通胀水平包括国内的各项政策来看,觉得未来的半年利率水平还是易下难上,所以对于固收类的产品,我们觉得风险还是不大的。像一些追求稳稳幸福的投资者,我们还是建议可以继续持有固收类的理财产品。


主持人非常感谢景董和蒲总的精彩分享,今天的观点交流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了信银理财。同时也感谢特邀嘉宾王翔总,他们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分享了对资管行业的观点,以及如何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今天的探访,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资管机构在服务国家战略和金融领域目标方面的使命担当,以及为实体经济服务、为老百姓财富保值增值方面的努力,更有像基煜基金这样的专业机构在默默守护着资管行业的发展。我们期待下期再见




分享到: